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笨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二章 笨蛋

!--go-->

李谕今天刚进西苑,就看到一个熟人。

唐绍仪笑着走过来拱手道:“李帝师是要去给万岁爷上课?”

李谕道:“是啊,现在皇上对西学感兴趣得很。唐道台哪,又来京办事。”

“我是给太后呈送去年的海关报告,顺便带来袁总督的折子。”唐绍仪道。

现在海关关税已经高达每年3000万两,占到了清政府财政收入的32%左右,仅次于3700万两的田税。

海关道台们的身份自然更是水涨船高,寻常二品大员都不敢小觑他们。

李谕说:“好在现在京津之间火车通畅,少了许多舟车劳顿。”

唐绍仪又说:“见到你正好,我有件事要向李先生请教一二。”

李谕说:“道台请讲。”

唐绍仪说:“近日袁总督准备购买军备,订单已经下得差不多。但突然前几天来了个美国人,声称能够提供最先进的军舰动力方案,可以提升船舶动力、并做到不用煤炭而永远航于海面,极为适合远洋作战。”

“不用煤炭?”李谕一听就不对劲。

“对,”唐绍仪点燃一根雪茄,“设计图都拿了出来,感觉不像是假的,袁总督对其非常感兴趣。”

李谕无奈道:“道台,你们上当了,这是个骗子。”

“哦?”唐绍仪吐了一口烟,“骗子?”

“世界上哪有不需要燃料就可以永远航于海面上的方式。”李谕心中当然明白,摆明了就是永动机骗局。

唐绍仪说:“我也觉得很奇怪,但那个叫约翰的美国人说得煞有介事,设计图纸画得非常精细,还说美国海军都采用他的方案。”

李谕斩钉截铁道:“他是在欺骗你们,在热力学领域,叫做第二类永动机,彻头彻尾的骗局,英国与法国的科学院已经命令禁止任何相关专利申请。”

唐绍仪道:“如果真是骗子可麻烦了,袁总督还准备投入500万两命他进行研制。”

我去,五百万!这个骗子真敢狮子大开口。

李谕忙说:“道台一定要劝阻袁总督,否则五百万打水漂不说,还会平白耽误军备发展。”www.

现在北洋并没有从当年败给日本海军的阴霾中走出来,袁世凯倒是希望找条捷径赶超日本海军。

但李谕心里明白得很,海军可是最烧银子的军种,有句话说:五年陆军、十年空军、百年海军。

即便到了二十一世纪,海军的烧钱程度也要高于空军一大截。

唐绍仪说:“可我实在也看不出问题在哪里。对了,你说这是热力学领域,我印象中你曾经不就发表过相关论文,你是懂行的,不然还是你去给总督说一说。”

“好吧,我随你去一趟北洋。”李谕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的确没有接受过现代科学教育的人太容易被永动机骗局绕进去。

即便一百年以后,还有人在孜孜不倦研究永动机哪,同样有人上当,更不要提如今刚刚接受科学启蒙的中国了。

唐绍仪说:“幸亏有你这种明白人,不然咱们不知道要被洋骗子欺瞒多少次。”

李谕苦笑一下:“还是要擦亮眼睛。”

哎,依然是崇洋媚外惹的祸。

他上辈子的时候,不少在国外混不下去的洋骗子都能横行中国,招摇撞骗,更何况二十世纪初,真是令人无奈。

唐绍仪道:“我今天还要去海关总税务司向赫德大人汇报工作,明天我们就一起去天津。”

自从海关总税务司从上海搬到北京后,就一直没动过,只不过庚子事变中,最初办公用的二层洋楼,即北京红楼被拳民所毁,又建了新房子。

告别唐绍仪,李谕先去给光绪上今天半个时辰的课。

进入瀛台后,发现裕德龄刚给光绪上完英文课,裕德龄走出殿门,里面的光绪喊道:“你忘了外套。”

“谢皇上。”裕德龄心不在焉回去拿起外套,现在外面很冷,她方才竟然没有感觉到。

“还有你的教材。”光绪又喊了一声。

裕德龄听到后又反身去拿。

她的精神状态明显不好。

李谕问道:“德龄妹妹,你有什么烦心事?”

裕德龄看到李谕,叹了口气道:“我今天在太后那里,偶然听到荣中堂与她对话,似乎想将我许配给荣中堂的儿子巴隆。”

怎么又是巴隆!

荣禄现在身体状态已经很不好,但是巴隆好歹是他儿子,该管还是要管。

德龄虽然是汉人,但属于汉八旗,并不影响满汉不通婚的禁令。

裕家也不是寻常小家庭,再加上德龄现在是慈禧眼前的红人,他觉得是个不错的婚事。

李谕当然知道巴

隆什么德行,说道:“他可是个纨绔公子哥。”

裕德龄难过道:“我知道,但有什么办法。”

荣禄一家都是保守派,他的儿子自然不例外。

德龄长期在国外生活,心中的封建观念却少了许多。

荣禄心中只想的是可以借此让巴隆多多了解一下西学,利用好德龄是个不错正好一举多得。

后面的光绪听到后说:“朕以为你可以暂时避一避。”

德龄道:“能避到哪?”

出于各种原因,光绪也很讨厌荣禄,说:“总之离开京城就是。”

李谕一想,光绪的方法还真行,看似是逃避,其实是主动的策略。

现在的女人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当然进宫伺候慈禧是一码,但保守如荣禄一家,但怎么可能喜欢到处乱跑“不守分”的女人。

于是李谕也说:“圣上说的没问题,过不了几天,巴隆肯定心思就跑到别的女人身上。”

德龄心中燃起一丝希望:“我能跑到哪里去?”

李谕道:“正好明天我要去天津,不如你跟着去天津暂避一段时间。”

德龄喜道:“太好了,我一个弱女子,自己还真不敢到处乱跑。”

第二天,唐绍仪如约与李谕在正阳门东火车站回合,他看到不仅有李谕,旁边还站着一位穿着洋装的女子,问道:“这位是?”

李谕忙解释说:“裕家千金,德龄小姐。”

“哦哦哦!好的!”唐绍仪似笑非笑道。

李谕也没法和他说太多,好在唐绍仪也不是什么迂腐的人。

“那我们上车就要补张票了。”

唐绍仪还是买的上等车厢,15银元一张的票对他来说就像现代人的15块钱一个感觉。

因为海关道台真的是太有钱了。

他也根本不用贪,实在是清末海关系统发的工资太高。

清朝官僚系统的贪污极为普遍,但赫德的海关税务司却一直是个比较廉洁的衙门,几十年里几乎都没有重大贪污事件发生,原因就是赫德创造的高薪养廉制度。

加上薪水和各种补助,唐绍仪每年收入有六七千两之多。这还只是税务司给的,唐绍仪毕竟是朝廷的人,又能领到袁世凯发的钱,也不会低于这个数。的确像他这种能在洋人的系统和清朝的官僚系统里都吃得开,甚至能够斡旋的人并不多见。

不过凡事也不能说绝对,赫德管理的海关系统绝非一点都不贪,尤其他本人。

赫德大老远跑中国来当官,首先考虑的就是他自己的利益,其次是大英帝国的利益,最后才轮到清政府乃至中国的利益。

连外国人自己都估计过,赫德担任海关税务司的几十年里,大概积攒下了500多万两白银的巨额私人财富,这只是纸面上的数字。

赫德曾经借着报销便利的条件,偷偷搞了不少钱。比如他当初去巴黎出差,租了半年洋房,居然花了7500两白银,这是他报上来的数字,实际上租金只要1000两。

作为对照,当时大清驻英国公使馆租的房子,租上一年也只要4000两白银。

赫德自己都说过:如果他想,他完全可以挣得更多。

毕竟当年英国政府想让赫德担任驻华公使,开出每年2.5万英镑,折合一年6万两白银的高薪,赫德都直接拒绝了……

不过即便如此,赫德的海关系统整体上贪腐程度比起其他清廷衙门也要好多了,就挺讽刺的。

赫德刚上任,海关税收只有500万两,到他1908年卸任的时候,已经超过3000万两。

贪的几百万两,几乎可以说是给大清续了一口老命的代价。

直隶总督衙门。

开平矿务局总办张翼颤颤巍巍跪在袁世凯面前,磕头如捣蒜:“总督大人,小的实在是知道错了,当时小的真不知道德璀琳竟然使诈。”

德璀琳现任职天津海关税务司。

如果说赫德多少还是有点职业道德,心中明白要做好该做好的工作范畴,那德璀琳就真是个疯狂想要搜刮财富的家伙。

袁世凯怒不可遏:“照你这么说,整个开平矿务局已经成了英国人的资产?”m.

张翼哆哆嗦嗦说:“基本是这样,总督大人。”

袁世凯把手里的杯子用力甩出去,张翼下意识躲了过去,茶杯狠狠摔碎在地面上。

袁世凯骂道:“混账玩意,你还敢躲?!”

杨士琦见袁世凯就要站起来动手,连忙拉住他:“大人,先让他说清楚。”

开平煤矿是清末民初中国最大的煤矿,袁世凯身为直隶总督,现在采购军备正在用钱,想到开平煤矿就在自己管理之下,于是想对其进行征税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