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一百七十二章 焕然一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七十二章 焕然一新

!--go-->

当英国的电报过来时,李谕刚好快要结束在哈佛天文台的观测。电报先发到了梁诚那,然后转发到了哈佛大学。

“不得了幼!”Sierra拿着电报来到天文台找到了李谕。

“英国来的电报?”李谕看到她手里的电报就猜到了。

“对啊,”Sierra说,

“真是想不到,你竟然可以成为英国皇家学会的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学会一般每年最多选出40名院士,不过二十世纪初时,大多数年份远远达不到数额;外籍院士则最多只能有四名,如今英国地位还很超然,所以获得资格的难度很大。

李谕拿过来电报,落款果然是英国皇家学会。这只是一个通知,正式的函件会有哈金斯会长以及开尔文勋爵等推荐人的亲笔签名。

“话说,你为什么不去上课?”李谕突然问道。

“我吗?我已经毕业了。”Sierra说。

“有钱还真是悠闲。”李谕感慨道。现在卡耐基家族真的是富得流油。

“对了,”Sierra又问,

“你在天文台这几天,是不是又搞出来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勒维特姐姐私底下写信给我说你动不动喜形于色,她说看你观测的方位,不应该这样。所以肯定是有别人不知道的东西。”

“嘿!”李谕讶道,

“你的消息还真灵通。”

“那当然!”Sierra说,

“这些成果,你是要发表到英国吗?”

“不,既然借用了哈佛大学的天文台,我准备在这里发表一下。”李谕说。

“在美国?”Sierra问。李谕点点头:“不过也没有那么简单。正好问问你,你对美国的出版社熟悉吗?”

“你要自己出版?不需要吧!”Sierra说,

“如果自己出版,花钱多不说,也太麻烦了。”

“并不是,”李谕说,

“我还有一部关于科幻方面的,想找个出版社发行。”Sierra用力眨了眨眼:“科幻……!”李谕笑道:“是的,科幻。”

“你不是在逗我吧!”Sierra显然无法相信。李谕只好拿出《星球大战》的手稿,

“已经写好了。”Sierra大惊失色:“还真行!?”Sierra拿过来,看了看开头就觉得很有趣,

“我还以为搞科学的都是呆板的人,没想到你脑子里想法这么多。不过一个中国人想要在美国出版书籍,不太容易,但这件事我确实可以帮上忙。我们与哈珀·柯林斯出版社关系匪浅,完全可以与他们的社长搭上话。”

“你们?”李谕讶道。

“我是说,我们卡耐基家族。”Sierra解释道。李谕说:“好吧,我确实知道哈珀·柯林斯出版社,能由它发行,当然最好不过。”美国在二十年后会迎来出版业的黄金时代,后世显赫的戈特利布和西尔弗曼出版集团就是那时候发展壮大。

不过要说更老牌的早期出版集团,哈珀·柯林斯绝对是个传承百年的

“美国老字号”。稍微列举几个它发行的世界名家就知道其影响力了:阿加莎克里斯蒂、马克吐温、勃朗特姐妹、狄更斯、马丁路德金以及肯尼迪。

“包在我身上,”Sierra站起身,

“只要你真把论文发在美国本土,我会前往纽约帮你办好这件事。”李谕想了想:“纽约吗?正好我也要去一趟。”

“你也要去?”Sierra问。李谕说:“对,我正好也有事需要办。”纽约现在可是有不少大人物,就比如现在声名极盛时期的爱迪生。

“那你什么时候动身?”

“还有点事,明天吧。”李谕需要把论文与数据好好整理一下。Sierra说:“那我明天在火车站等你。”手头的论文初稿已经写得差不多了,不过这么多数据,确实还需要再核对一下。

好在李谕手里有计算机,不会花很久,更不会出错。这时候的天文论文,数据是相当关键的,不然别人不能按照你的办法观测,也就没人信。

做完这些事,李谕感觉也可以让自己脑袋轻松轻松了。这一段时间他刻意留了留前面的头发,终于可以放心剪掉了。

以他的身份,早就比普通的留学生强了多少,一张英国皇家学会的聘任书就能让全京师的皇亲贵族们闭嘴。

所以就算是在京师,他也根本不用担心发型问题。理发师一剪子减下去时,李谕感觉爽极了,终于能像个现代人了。

剪好头发,李谕顺便买了一身西装。现在这个时代,西装价格还是比较高的,而且上流社会也非常流行穿西装。

看过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肯定记得里面小李子经常就是一身颇具上流社会风味的西装。

二十世纪初流行的西装大都

是无垫肩设计,李谕身高一米八,穿上后上身效果会更好。

美国的富豪们一般喜欢浅色系的西服,比如白色,就是为了彰显身份。

但李谕肯定还是选择更常见的黑色,面料也是比较常见的毛呢。西装店售卖的西装一般也都是三件套,也就是上衣里面还有一个马甲。

这种成套西装并不便宜,但好在适合的场合非常多,无论是周末、聚会、晚宴还是正式场合,都可以胜任。

只不过有那么一点和后世不太一样的是,除了三件套,现在的西装裤子基本都有背带。

考虑到以后还会见到美国总统,李谕又没有时间定制,只好先买了店里最好的成衣西服,外加一双皮鞋、一只皮包,价格竟然已经高达130美元,也就是60多两银子。

当然,如果定制,价格还会翻好几倍都不止。俗话说人靠衣装,这么一身板板正正的西服穿在身上,立马就有了几分

“当初”的风采。其实这时候欧美的学生基本也都是穿西装的,只不过面料上会有点差异。

像这种上百美元的,自然不一样。当李谕

“容光焕发”地来到火车站时,Sierra根本没有认出他,还是李谕过去打了个招呼:“还是你早啊。”

“你是……李谕?!”Sierra惊道。

“对啊,”李谕笑道,

“这就认不出来了?”

“好家伙!”Sierra直接就蒙了,

“你现在看着还挺……精神的,这才像个新时代的人嘛!”李谕说:“你也不认为长辫是传统?”Sierra说:“我又不是不懂中国史,那算哪门子传统。”该说不说,恢复了短发、穿上西装后,起码走在路上回头率比以前的辫子低多了。

哈佛距离纽约并不远,坐火车没多久就到。如今的纽约已经超越费城、波士顿成为了美国的超级大都市,十几层的高楼都并不少见。

标志性的自由女神像也已经矗立在了纽约港入口,也就是哈德逊河入海口的自由岛上。

“你之前来过纽约?”Sierra突然问道。

“并没有。”李谕说。这是实话,虽然在各种美剧、电影中,李谕已经看到纽约被坏人占领无数次,又被英雄拯救同样多次,对纽约早就非常熟悉,但实地还真没有来过。

“那你为什么好像对纽约的繁华并不感到意外?”Sierra看李谕一脸平静,与寻常人的反应根本不同。

即便是一些美国其他城市的人,来到纽约也是各种惊叹之声。李谕笑道:“怎么,难道我要表现得像刘姥姥进大观园吗?”Sierra说:“不至于,但你确实太平静了……”虽然纽约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兴建摩天大楼的城市之一,但如今最高的也就20来层,与后世根本无法相提并论,到了李谕上辈子时期,居民小区30多层的都很常见。

而且建筑技术也在飞速发展,各种设计理念的提升,让后世的钢筋混凝土城市森林壮观太多。

现在的纽约,恐怕就算是蜘蛛侠来了,也荡不起来。当然了,这个时间点,二十几层已经是不得了的成就。

其实摩天大楼的兴建,除了众所周知的钢筋水泥土技术的兴起,更关键的因素还得是电梯的出现,不然这么高,谁能天天爬上爬下。

李谕说:“这仅仅只是开始。”Sierra说:“好吧,原来你是这个意思。”李谕知道他们心中的意思肯定不同,但李谕作为一个穿越者,也没必要纠结这些。

钢筋混凝土的技术确实也可以在国内早点大力推广,毕竟材料不难获得,唯独要解决的可能就是钢筋了;至于水泥,国内已经有了,不过这时候被叫做

“洋灰”。像是詹天佑等在国外学过土木工程的,对此都不陌生。

“我要去哈珀·柯林斯出版社,既然来了,就一起去吧。”Sierra说。

李谕点点头:“好吧。”毕竟是自己的作品,本人也该去一趟,而且说不定靠它能赚上一大笔。

Sierra说:“昨天我问过他们……额,就是家里人了,他们说也可以让普利策先生帮忙做宣传。”好嘛,普利策。

李谕说:“要在《世界报》登广告?”

“当然,”Sierra说,

“现在《世界报》的发行量在整个纽约都无出其右者。”后世大名鼎鼎的《时代》、《新闻周刊》这时候还没有诞生,纽约最大的报纸就是普利策手下的《世界报》。

除了《世界报》,《纽约时报》同样发行量惊人。普利策不仅让《世界报》成了大报社,他自己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1890年落成的新普利策大厦就成为了整个纽约市最高的大楼。

这栋大楼高20层,一直到差不多十来年后才被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