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四十二章 还能再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二章 还能再苟

清晨的朱家沟笼罩在蒙蒙雨雾之中。

有淅淅沥沥的雨声在耳边回响,雨点砸落在瓦片上的声音如此悦耳而熟悉,令李善回想起前世还住在农村那间豆腐坊后院的日子。

可惜等李善考上大学再回老家,农村里已经很难再找到带瓦的房屋了。

“郎君……”

“嘘。”

推开窗户,小蛮娇笑着附在专心听雨的李善耳边,“郎君这是在听雨辨笛吗?”

“头顶有竹?”还趴着的李善接过鸡蛋在眼眶上滚了滚,“长安历来为各朝古都,听闻秦砖汉瓦可制砚呢。”

“郎君,小蛮做得来。”小蛮抢过鸡蛋,“澄泥砚吗?”

澄泥砚在唐代就有了吗?

李善有些好奇,澄泥砚是四大名砚之一,据说就是由瓦砚发展而来的。

“咳咳。”门外传来咳嗽声。

“夫人。”

“母亲来了。”

“别起来了。”朱氏收起伞,吩咐小蛮出去,才低声道:“这次闹的太大,只怕……”

“那人可是坚称未有子嗣的……即使李善此名大噪,他也不敢站出来。”李善嗤笑了两声,才叹道:“只是不知晓裴世矩是否知晓详情。”

朱氏的脸上也带着深深的愁色,“若是科举中第,裴家也不敢明目张胆,但如今……”

“未必是坏事。”李善哼了声,“裴世矩历经三朝,必然深思熟虑,不会贸贸然,更不会将此事宣扬出去,李德武就更别说了。”

看母亲神色茫然,李善解释道:“德谋兄、孝卿兄今日会将他三人探视之事放出风声。”

“李昭德之父乃齐王府主簿,李德谋之父乃秦王府统军。”

“朝中皇子夺嫡,长安令易手,如今传出秦王对我欣赏有加的消息……”

“欣赏有加?”朱氏大为疑惑。

“流言,只是流言。”李善咳嗽两声。

昨日,李楷、王仁表又联袂来了一趟,与李善商议许久,名声鹊起已然是瞒不住了,李善这个名字就算不是遍传京中,也必然会落到很多官员耳中。

寄希望李德武或者裴世矩充耳不闻,那是不现实的,只能强行将李善这个名字塞进去……

事实比李善猜测的还要好,而且要好的多。

裴府。

来访的裴寂正笑着和裴世矩说起前日那事,秦王府子弟丢了这么大的脸,仅仅两日,此事已然在京中传开,当然主要关注点在于秦王府子弟丢了脸。

虽未有明确立场,但与李建成相交投契的裴寂是乐见其成的。

对于裴寂这样的从龙功臣来说,稳稳当当,不偏不倚,就能富贵长留,没有必要在东宫和秦王之间抉择。

不过,李世民常年在外征战,而李建成常年在京,裴寂更希望李建成顺理成章的继承大宝……秦王府中,多少幕僚武将只是在天策府任职,并不在朝中任职,若是秦王登基,好位置还不都得让给他们?

下首陪坐的裴宣机笑着问:“听闻此人出身陇西李氏,与李楷、李昭德来往颇密,也不知晓是不是丹阳房子弟。”

裴寂点头道:“理应是丹阳房子弟,丹阳房这一辈有出仕秦王府,有出仕齐王府,亦有不偏不倚者。”

“李药师此人不愧其舅韩擒虎之赞,终成一代名将,不过据说曾入秦王府?”

“武德三年,太子、秦王南征王世充,李药师随军出征,最终无功而返,此后李药师就出了秦王府。”

武德年间,李世民军功太盛,而且一旦出征,基本上都是最高指挥官,朝中武将立功者,无在其麾下听令的少之又少,即使东宫中也有不少是随李世民出征立功的将领。

裴宣机咳嗽两声,“据说前日那一战,长孙无忌长子……秦王府都去宫中请了御医来诊治,但今日听得传闻,秦王对李善颇为赏识。”

“秦王向来喜纳英杰。”裴寂哼了声,“这是想拉拢丹阳房。”

“世家大族无不如此。”裴世矩笑道:“如此少年英杰,堪称文武双全啊,秦王见猎心喜亦是常事。”

裴世矩是知道女婿在岭南有个儿子的,但并不知道李善这个名字。

下首陪坐的李德武悄悄的长舒一口气,端起已经凉了的茶盏抿了口,终于能确定了,绝对不是自己那个儿子。

抛妻弃子,其实这是两件事。

抛妻是一件,弃子是另一件。

李德武在心里对自己说,若不是你文不成武不就,我也不会舍弃!

李善和王仁表、李楷的谋划……呃,不能说没有效果,但至少没能起到李善期盼的效果。

李善本打算即使自己身份泄露,以长安令易手,得秦王欣赏两件事来钳制裴家。

如今夺嫡前景不明,一个与齐王府、秦王府都有瓜葛的人,即使只是个少年郎,裴世矩这等老谋深算的人也不会轻易出手。

但没想到,裴世矩根本不知道李善的名字,而李德武很快判断出,只是同名同姓而已。

裴寂出门归家后,李德武招手叫来吴忠,“去年去东山寺,可曾见过一人,亦姓李名善。”

“未曾见过,当日求经,入寺不久。”吴忠低下头掩饰着闪烁的眼神。

“同名同姓,却如天差地别。”李德武感慨了声。

吴忠送李德武去了内院,转头出去打探消息,辗转听了几个也不知道真假的传闻后,他不由擦拭着额头上冒出的冷汗。顶点小说

这个时代同名同姓的多了,但正巧在长安,又正巧祖籍陇西郡成纪县,正巧十六七岁的少年郎……哪里有那么多巧合啊!

吴忠不太明白,为什么李德武毫无警觉?

当消息传回朱家沟之后,李善笑着对朱氏说:“孩儿真的文不成武不就?”

朱氏神色冷峻,一言不发。

“长安令易手,坏了他如锦前程,新任长安令李乾佑之子李昭德恰巧是孩儿好友,如此还不能有所察觉……”李善摇头道:“资质平庸的紧,当得起一个蠢字,母亲当年看走眼了呢。”

朱氏霍然起身,瞪着儿子,半响后才转身离去。

“发什么火啊。”李善在心里嘀咕,今年还没满三十岁,再嫁也不难啊。

李善早就在打这个主意了,但始终挑选不到什么适合的人,今日只是随口说说,结果朱氏勃然大怒……难不成还想要座牌坊?

那边小蛮捧着饭菜进来,李善一边食不甘味的嚼着,一边在心里想,自己还能暂时再苟一段时日。

好吧,后面除了那座酒楼,其他的都暂且搁置,只管读书。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