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家子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家子气

李德武不知道李善知不知道自己偷看了那份文书……在他看来,应该是李善准备的进身之阶。

这种猜测合情合理,因为那份文书一旦实施,最大的得利者是东宫,而当时李善正和太子的心腹谋士魏征打的火热。

但李德武很确定,李善一定猜得到,他被强行指派押运粮草北上,有自己的手笔。

这种猜测不需要任何证据,自由心证就够了。

而且李善逗留河北不肯回程,无非是怕李德武再施展手段,这也足以证明。

你为何不死?

李德武在心里默默的如此问,你为何不死?

李善有些意外,前几次在武陵县城相遇,每每对视,李德武总会移开视线,但今日并不相避……难道有什么底气吗?顶点小说

懒得再看这张脸,李善提起毛笔,蘸满墨汁,落笔答题。

的确有底气,但这底气不是李德武本人的,而是李善的。

长安城内,遍传李善李怀仁奇谋建功,夜袭贝州大营,两次放火烧船,先败敌军,后擒杀汉东王刘黑闼。

多少朝中官员大赞李善之能,特别是那些山东籍官员……现在吹捧李善的主力都不是李楷、王仁表、张文瓘了。

多少大户人家在探得李善尚未成婚,甚至尚未定情后,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京兆杜氏、韦氏、柳氏,甚至传闻太原王氏都有意联姻。

最让李德武发狠的是,河东裴氏也有意……难不成真的要从父子转为连襟?

未必呢,说不定辈分比我还要高!

河北战事平息之后,很多消息接踵而来,其实李德武已经后悔提前进行考核,倒不是为了李善考虑……而是生怕对方一怒之下公然撕破脸。

李善未必会,但朱氏是肯定会的。

一旦公然撕破脸,李善的未来……李德武是不管的,但可以肯定,自己的将来必然坎坷。

为此,长安令李乾佑回京,听闻此事后安排了第二次的考核,李德武也没有反对。

但就在前日,山东传来了一个让满朝大震的消息,无官无职无爵的李善,在清河县斩清河崔氏子弟崔帛。

不管是为什么,这个消息一传入长安,短暂的沉默和震惊后,多少官员跳出来上书指责,妄杀世家子弟,尊卑不分,当使长安令甚至大理寺搜捕下狱。

虽然这几日还没什么确凿的消息,但吹捧李善的那些士子都闭上了嘴,那些有意联姻的世家都缩回了身。

就连裴世矩都在和裴寂闲聊时提起,此人毕竟年少,不识世间险恶,过刚易折。

李德武冷笑着在心里想,黄口小儿,如何知门阀之强,他日必有祸事。

只是十五道填空题,再加五道解释题,不多时,考核就结束了。

李德武收拢考卷,瞄了眼李善的那张,心里冷笑几声,这笔字果然没什么长进!

只是七个考生而已,众人都没有离开,很快就传来消息,十五道贴经,需答对十三道,五道释义题,需详解四道,七人中五人得过。

一位位进去又出来,外间还剩下两人,一位是李善,另一位是个二十多岁的青年李迁。

李迁先行入内,很快就出来了,笑着打了个招呼,“久闻李怀仁之名,今日一见,果然了得。”

“不敢。”正要进去的李善停下,回了一礼。

“在下贴经十五中十四。”李迁笑容温和,“不料怀仁全中。”

“足下亦知,贴经……主要看运道。”

李迁大笑,“德谋曾言,李怀仁平日和善,温文儒雅,但每每戏语,引人发笑,果然善谑。”

“足下与德谋兄……”

“德谋是丹阳房,某乃安房子弟。”

李善和李楷打的交道多了,曾经详细了解过,丹阳房和安房的先祖,都是西晋的济北、东莞太守李雍,两房来往颇多,向来亲善。

李迁和李楷关系极好,这么一叙,也不见外,李善多寒暄了几句。

“昨日德谋闻讯,去过朱家沟。”李迁笑道:“在下也是东山酒楼常客,过得几日,必能相聚。”

看来东山酒楼这几个月挺火红的,李善一边想着一边走进门,几个月后再次见到了一力将自己携带入军的李乾佑。

“小子李善拜见明府。”

李乾佑右手微抬,看向李善的神色复杂难言,这真是个能闹腾的小家伙啊,在哪儿都安静不下来!

在魏州筹谋建功,却在贝州闹出这等事!

但此时此刻,李乾佑也不好细说,只笑道:“当日你曾言,经义之道,只是略懂?”

一旁几个小吏都忍不住笑了……他们当日从李善手里学算盘的时候,这位少年郎也是这般谦虚,略懂,略懂。

结果呢,算学令有名的大家都要折服,今日十五道贴经,五道释义,只有李善一人满分。

“太过谦逊,非善。”李乾佑笑着抬笔勾勒了下,“备明年科考吧。”

李乾佑这话的意思是……过分的谦虚就是骄傲啊!

但李善有些委屈,真的是略懂略懂!

一旁的小吏笑问:“李郎君,选哪一科?”

“明经科。”

居然没有选最擅长的明算科,小吏有点意外,掀开书册看了眼,“满了……”

“李郎君不选明算科……呃,也满了!”

李乾佑神色一变,“明算科也满了?”

“是。”小吏躬身道:“适才还有缺额,但刚刚李迁……”

李乾佑回长安后,除了吩咐补一次考核之外,并没有多加理会此事,接过书册翻了翻,诧异道:“这一科,明算科居然满了!”

唐朝科考和后世明清不同,讲究个分门别类,但每门的考生是有定量的,按照去年惯例,其他几科还好说,但明算科是一直不满额的。

国家需要算学人才,世家子弟也不鄙夷算学,但以算学入仕,日后难以升迁,而明经科就不同了,相对来说仕途平顺。

所以,考明经科的人数不胜数,满额那是常事,但考明算科的人少之又少,每一科都不满额。

李乾佑考虑李善擅算学,只要过了县衙考核,报名就没问题。

但这几个月来,算盘已经在长安风靡一时,东西市时常看得到商人一手持秤,一手拎着算盘。

简而言之,李善弄出的算盘,让考明算的难度大幅度下降……至少给了考生不错的心理作用,导致无缺额。

偏偏最后个选择明算科的居然是李迁,年岁不大,但却是和自己平辈的,总不能将自家族人撤下来吧?

那么巧,正好是自己之前进来的李迁……李善脸色微变,眼角余光扫了扫一直冷眼旁观的县尉李德武……这事儿如果没有他的操作,那真是鬼都不信。

不过李善颇为不屑,你李德武入赘裴家,又入东宫,能撬动的资源多了,最后只能用这等阴私手段!

太小家子气了!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