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东宫(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二十一章 东宫(下)

看到魏征出列,罗艺并不意外,他知道东宫内魏征、韦挺两人和李善多有来往,甚至前者还对魏征有恩。

不等罗艺辩解,魏征高声道:“山东战事,李怀仁被一路追杀南下,眼见突厥肆虐河北,眼见村无人烟犬吠,若有其能,难道只枯坐城中吗?”

“若能坚守……”

罗艺只说了四个字,魏征就厉声打断,“某与怀仁一同启程,驻足河岸,难道他不知吗?”

李建成微微点头,这方面的事,早在几个月前就讨论过……在被围馆陶,消息断绝的情况下,唯一从陕东道北上山东的李善是心知肚明的,率数万大军的齐王李元吉不可能相援。

换句话说,李善筹谋大捷使得东宫的算计全盘落空,但并不是李善的本意。

呃,不能说这考虑方向有问题,只是他们没看过穿越小说……

郑善果笑道:“少年英杰,意气飞扬,既有其能,自当奋起。”

“当日清河县内,淮阳王坐视,眼见兵变民乱,怀仁斩崔帛头颅,立平乱事,虽失之以刚,却见心胸。”魏征顿了顿,扬声道:“若无怀仁当机立断,损的是太子贤德。”

这次王珪、徐师谟等人纷纷点头,就连其母出身清河崔氏的郑善果也点头称是,他今年安抚山东,曾经细加打探过此事手尾。

当日乱事一触即发,以李道玄为首的秦王一脉都冷眼旁观,就盼着……太子抢走安抚山东之权,最终却闹的山东第三次复叛。

这也是李建成对李善颇为优容,并不将其视为秦王一脉的主要原因……虽然战后凌敬投入天策府任职。

王珪缓缓道:“自李怀仁归京以来,先以诗才扬名,后力救平阳公主,得圣人青睐,因筹谋山东战事爵封馆陶县公……但细察之,以科举入仕,往来无忌,并无偏向。”

罗艺长于战阵,亦喜诡谋,但口舌非其所长,被怼的面红耳赤,这时候口不择言,愤然道:“此等人物,不能为殿下用之,自当除之!”

“此言大谬!”魏征怒气勃发,“天下官员名士多矣,如今秦王窥探东宫,殿下当招揽英杰应之,但绝非非此即彼!”

“不能为殿下用之,便要除之,一旦传出,天下英才尽入秦王彀中!”

李建成再次点头,心想二弟自从前年归京,就大力招揽英杰……罗艺这可真是个馊主意啊!

郑善果缓缓道:“适才玄成言,身为太子,不可逾制。”

李建成眼神闪烁,举手示意罗艺住口,柔声道:“怀仁得父亲青睐……彦超,孤使太子妃为其选配名门贵女。”

罗艺暗暗咬牙,但不得不起身代长子相谢,毕竟从前隋开始,他就在地方任军职,对朝堂事知之甚少,更何况郑善果话说的拐弯抹角,所以……

而李建成、魏征等人都听懂了,如今东宫、秦王夺嫡,朝中官员多有择主,但并不是每个官员都会择主的,相当一部分官员都只是效忠于李渊,或者说效忠于李唐。

一位青年才俊被李渊看重,而东宫太子非要刻意怀柔笼络,有这个必要吗?

谷嫨</span>郑善果的话是个警告,在警告李建成把握尺度……自古以来,皇帝和太子之间,总需要保持一种若近若远的微妙距离。

而前隋太子杨勇就没有把握住尺度。

瞥了眼面色阴沉的罗艺,李建成心里也有无力感,琢磨要不要将实情私下透露一二。

罗艺深恨李怀仁,无非是因为觉得李善抢了你儿媳,又落了罗氏的面子……但实际上,人家早就勾搭上了,事实是你儿子罗阳想横刀夺爱,才被李善一顿猛怼。

相比较而言,罗阳无论在哪方面都无法和李善相提并论……就连拳脚功夫都比不上,被打成那般模样。

李建成想了想,换了个话题,“今日两仪殿议事,吴王当论斩,不知对江南战事可有助益。”

“前年斩窦建德首级,山东两度复叛。”王珪捋须道:“但不可同日而语。”

魏征和郑善果都点头称是,在场诸人中,他们俩虽然出身不一,但都曾经被夏军俘虏,魏征甚至还出仕夏朝。

窦建德虽是乡豪出身,但仁义之名遍传山东,所以被斩首后才会得到广泛的同情,加上唐军在山东大肆搜捕,才导致山东两度复叛。

但这种事不太可能出现在江南,更不可能出现在杜伏威的身上,江淮军向来以凶悍闻名,时常有杀戮之举,杜伏威本人也是以手辣著称。

李建成在心里盘算,斩杀杜伏威,对大军进剿应有助益,此次六路大军中,虽有李世绩,但也有任瑰,更重要的是有李孝恭、李靖。

如今李建成已经不指望能在军中树立威望了,但绝不希望看到秦王一脉将领不停的建功立业。

正思索间,太子左卫率韦挺大步入殿,神色有些凝重。

李建成有些惊诧,他和韦挺为少时密友,知道这位好友向来没个正经,惯于调笑,少见这般模样。

“殿下。”韦挺疾步走到主位前,“适才得报,圣人命平阳公主招旧部入京,充实左右监门卫、左右千牛卫,皆由平阳公主节制。”

殿内登时响起一阵骚动,李建成眼睛一亮,不由自主的看了眼王珪、魏征……劝父亲召回平阳公主,就是这两位心腹幕僚出的主意,虽然颇有坎坷,但终见成效。

李唐沿袭隋制,设十六卫,前十二卫领天下府兵,后四卫是以募兵制为主,组建北衙禁军,护卫宫廷,掌门禁及守卫事。

李渊让平阳公主领北衙禁军,可以解释为对其的信重,毕竟这是托付身家性命。m.

也可以解释为李渊试图平衡这场夺嫡之争,毕竟平阳公主是唐军中仅有在威望和影响力上能与李世民相较的角色,而平阳公主在夺嫡中并没有明显的表态。

还可以解释为李渊对次子李世民的警惕,毕竟秦王府在京的私人武装虽然在人数上不占什么优势,但在武力和对军队的控制力上,别说李建成,就是李渊都难以想比。

但不管怎么解释,这对于东宫都是个好消息,也是一个注定震动整个长安城的消息。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