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三百三十八章 灞桥折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三十八章 灞桥折柳

天策府。

不大的屋内,李世民端坐在上首侃侃而谈。

下首左边坐着房玄龄、长孙无忌,右边坐着杜如晦、凌敬,均在聚精会神的听着。顶点小说

长时间后,房玄龄叹道:“臣自幼读史,烂熟于心,殿下却能溯其本源,纵论大势,臣远不及也。”

长孙无忌脸上略显兴奋神色,他也知道妹夫夺嫡心切,但如果有这样大义的名义在,接下来很多事情就有脉络可寻……至少将来登基之后,施政就不会有太多的阻力。

只要太子意欲迁都的消息散开,本身威望不足,倚重世家门阀的太子的威望会下降到冰点……除了荥阳郑氏之外,其他门阀都会心生犹疑。

特别是刚刚向东宫靠拢的范阳卢氏……幽州和突厥是接壤的,一旦李唐迁都,范阳卢氏未必会遭受灭顶之灾,但也必然元气大伤。

“此为明志之策。”杜如晦突然转头看了眼凌敬,“不知是何人所献?”

房玄龄也反应过来了,秦王幕僚中,就数自己和杜如晦、长孙无忌最为心腹,虽凌敬如今执掌天策府大权,但之前密谋诸事,秦王并没有召凌敬参与,今日却在此,显然不是恰巧。

房玄龄不禁叹道:“眼光远及秦汉,非常人所能论之,凌公真乃奇才。”

凌敬老脸抽了抽,看向李世民,“臣亦是初次听闻此论。”

李世民有些意外,随即笑了笑,“怀仁倒是有些心思。”

凌敬虽暗暗腹诽,但也能理解……第一次正式会面,李善总要拿些有分量的东西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房玄龄、杜如晦对视了眼,心里都有些许震惊……这样的言谈,从一个尚未加冠的少年郎嘴里说出,实在有些匪夷所思,这个年纪,又长于岭南那等荒地,只怕史书都没读完呢。

房玄龄拱手笑道:“恭喜陛下,得此英杰贤才。”

李世民指了指房玄龄,大笑道:“玄龄、克明均数度举荐,孤自当纳之。”

长孙无忌突然说:“怀仁是今日启程吧?”

“不错。”李世民嗤笑了声,“东宫遣太子洗马魏玄成送别。”

众人都知道李世民为什么如此嗤笑……献上如此明志策,早就将李善揽入麾下,太子居然还巴巴的遣心腹幕僚相送。

还是房玄龄厚道,笑道:“去岁怀仁随军,对魏玄成有相救之恩,后清河事变,魏玄成又得怀仁襄助,倒是理应相送。”

长孙无忌看了看对面的凌敬,“早知如此,殿下当使凌公……”

凌敬忍不住反驳道:“小儿辈外放,难道还要长辈送至灞桥?”

此刻灞桥边,人头耸动,皆是来送别之人……其实灞桥送别,也就是李善起的头。

今日来送别的人相当的多,除却走的近的王仁表、张文瓘、房遗直等人外,长孙无忌、尉迟宝琳等秦王府子弟也到了,就连李昭德今日也被放了出来。

还有不少同科进士也来相送,惋惜李善没能去解县的杨思谊,以及太子舍人卢承基等等,甚至还有些慕名而来的……

李善苦笑拱手,“骤然外放,尚无时日推敲……”

谷麌</span>送别诗是诗文的一大分类,但一般来说都有明确的指向,李善昨晚想了又想也没找到合适的……反正他也不指望真的以诗才留名。

嗯,总要给老李老杜小李小杜他们留点机会啊。

看不少人面露失望之色,李善在心里提醒自己……要小心啊,以后还是得尽量削除自己在这方面的声望。

要知道,如今坊间传言……东山李怀仁,非传世名篇不出。

李善知道后啼笑皆非,要自己做些非传世名篇……可能更困难点。

随手折断桥边折柳,李善轻声道:“《诗经》有云,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今日携折柳北上,依稀可忆故人。”

李善身后的马周嘴唇动了动,可能是想骂身前的装逼犯……他看见对面两人都有意动之色。

对面众人中,站在前头的两位身份不凡,魏征此来,已明言代太子相送,他身侧是一直赋闲在家的淮阳王李道玄。

魏征是太子洗马,李道玄之前虽在李世民麾下,但在夺嫡中并无明显立场……当然了,在下博一战之后,他已经站在了东宫的对立面。

两人身后都是小辈子弟,房遗直轻声道:“如此风仪,必为铭传。”

卢承基笑道:“今日怀仁灞桥折柳,他日当为惯例。”

哎,灞桥相送虽然起源于唐,但其实是贞观年间才盛行的,因为灞桥为关中交通要冲,但凡东行都要路过,所以在桥边设驿站,之后送别才固定在灞桥。

现在好了,李善提前弄出了灞桥送别,就连灞桥折柳的署名权都抢走了。

不过,柳喻离别之意,古书有之,倒不是李善赋予的。

一一再行礼后,李善翻身上马,纵驰过桥,身后是穿戴铠甲,手持马槊,背负弓箭的亲卫。

长途跋涉,不可能一直穿戴铠甲,只是今日临行,亲卫头领王君昊特地交代,意为振士气……这是他叔父名将王伏宝的惯例。

勒住缰绳,李善回头望去,共计一百亲卫,八十护兵,平阳公主还送来二十亲卫,人数已经过了两百。

虽然如今代州看似安稳,但不管是李世民还是魏征都提醒过,突厥不会坐视马邑投唐,必会大举来犯,这个代县令的下场是很难说的。

高政满虽然决意投唐,但本人的政治立场却很难说,李高迁是东宫嫡系,刘世让性情跋扈,又与并州总管李神符有仇……一团乱麻,李善能不能独善其身,也很难说。

李善面无表情的转过头看向去路,心中突起豪情。

当日于山东,那般困境,我也能杀出一条血路,史万宝、刘黑闼,都是史书上铭刻的名字,不都倒在我的脚下吗?

突厥看似势大,但几年之后就轰然倒塌,如今到底有多少分量呢?

裴世矩,你将我送到这个位置上,我如何能让你失望呢?

此去河东,必让你举荐贤才之名响彻天下!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