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宵(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一章 元宵(中)

总的来说,这世间的任何事物都是有其低谷期和高峰期的,总是呈现出峰谷态势。

即使是世家门阀也不例外。

门阀制度,渊于两汉,建于魏晋,历经南北数百年演变,在盛唐一朝达到巅峰后迅速陨灭。

这将近千年的时光中,门阀世家也不是永远高高在上,当年撑起半个东晋的陈郡谢氏如今已经没落,曾经因霍去病、霍光而一跃而起的河东霍氏更是早已泯灭在历史长河中。

即使是如今的五姓七家,内部也并不是没有争斗,比如河东裴氏……西眷房,裴寂、裴世矩是这一房最后的辉煌,之后东眷房和洗马房一度在朝堂上互下黑手。

在外部,虽然定品海内高门,但在漫长的时光中,也有个别门阀能与五姓七家并肩,甚至隐隐更高一层。

比如隋朝时期的弘农杨氏。

隋文帝杨坚篡位登基,自称弘农杨氏出身……不管这身份真假如何,但至少弘农杨氏的势力大涨,无论在朝在野,都冒出了很多人杰。

后世曾经如此评价杨坚和李渊这两位开国君主,前者慷慨大气,后者谋定后动却无决断之力。

的确如此,其实很多人都心知肚明杨坚这个所谓的弘农杨氏的含金量……但问题是人家杨坚上位之后,使弘农杨氏族人长期担任宗正卿一职,比如灭陈破突厥的名臣杨素,比如传下弘农杨氏观王房的观王杨雄。

而李渊呢,厚着脸皮自称陇西李氏,但宗正卿一职始终由宗室子弟担任,即使现在找不到合适的人选,宁可交给外戚扶风窦氏……

正是因为杨坚这种慷慨,也因为隋朝二世而亡,导致了隋唐交际的初唐年间,弘农杨氏的在朝中的势力极为昌盛……虽然明面上比不得一门双相的闻喜裴氏,但其实暗地里的势力更强一筹。

就比如说,李唐宗室,最关键的四個人,李渊、李建成两人的后宫妃嫔都有弘农杨氏女,李元吉的正妻都是弘农杨氏女,至于李世民……啧啧,这位在原时空中后宫的杨氏女有三个之多,虽然有一个到死都没能被册封。

仅仅以观王房来算,杨雄子嗣中,有中书令杨恭仁,有吏部侍郎后来在贞观年间为宰辅的杨师道,有郓州刺史杨续,一个孙女一个外孙女都在秦王府后殿,一个孙女是齐王正妃,而且两代之内出了四个驸马都尉。

甚至杨雄的弟弟杨达还有个女儿嫁给了一个商贾起家的国公,生下了一个上下五千年唯一的女帝。

弘农杨氏这几代中,男子多有才干,女子遍布海内,虽然向心力远不如五姓七家,但却结成了一张密不透风的大网。

所以,听到朱氏如此无礼的训斥,周围人群中不少人都面露不渝之色……虽然今日赴宴的大都和朱氏多多少少有些交情。

没办法,人家弘农杨氏的人脉太广了,设宴发帖的长孙氏都很无语,她的姑姑就是前隋观王杨雄的第一任正妻,也就是说,被朱氏训责的齐王妃杨氏得叫长孙氏一声表姑。

今日本只是长孙氏设宴,邀请了秦王妃、南安郡侯夫人以及崔信妻子张氏,但没想到东山寺灯谜名气颇大,多有贵女登门,最后就连太子妃、齐王妃都到了。

嗯,太子妃郑观音的姑奶是杨素的正妻。

今日东山寺清场,众女正在四处漫步赏玩灯谜,却听得骚乱,纷纷聚集过来。

人群中,看着凛然不退,横眉立目的朱氏,张氏停下脚步,握住女儿的手微微用力……呃,她妯娌中有弘农杨氏,母族中有一个婶婶也出身弘农杨氏。

不过,现在的张氏心里想的是……寡母独子……摊上这样的婆婆,女儿以后的日子未必好过啊!

看了眼顿足的太子妃,秦王妃微微蹙眉,上前拉了把齐王妃,笑道:“今日元宵佳节……”

话未说完,粉脸涨红的齐王妃已经劈头骂道:“乡野村妇,何敢妄言……”

朱氏神情冷淡的站在那,就当做是耳旁风……主要是齐王妃翻来覆去骂的也就那几句话,没什么杀伤力。

站在后面的一位体态丰盈的妇人低声问:“何事纷争?”

长孙氏微微摇头,她一直陪在秦王妃身边,不太清楚纷争因何而起,但她知道,以朱氏的性情,不会贸然而怒。

一旁的南安郡侯夫人指了指路旁的小院子,小声说:“似乎是齐王妃要入内,朱娘子赶来相阻。”

“噢噢……”长孙氏登时明白过来了。

那位体态丰盈的妇人就是应国公武士彟的妻子杨氏,她的祖母是长孙氏的姑姑,南安郡侯夫人也出身长孙氏,三人今日相逢叙旧,颇为投缘。

杨氏正要追问,院门突然被推开了,一位绢衣素冠的中年妇人缓步出门,神色平淡如水,“在下皈依佛门,故人何至于破门而入呢?”

太子妃、秦王妃等人虽然不认识此人,但立即知道了这人的身份……在场唯一年岁略长的杨氏脱口而出,“南阳……”

在场的都不是普通百姓,即使有消息不灵通的,也很快交头接耳确定了,这位必是前隋炀帝之女南阳公主。

无数道视线落在了齐王妃的身上……视线中夹杂着种种诡异,当年南阳公主身为帝女,身份高贵,而齐王妃乃观王杨雄的孙女,虽然身份也不低……但相比起来,差的比较远,而且观王杨雄在大业年间颇遭杨广猜忌,都没有实际职务。

如今改朝换代,南阳公主被丈夫抛弃,唯一的儿子又惨死窦建德之手,落得孤灯伴佛的处境……而嫁给唐皇三子的齐王妃在这种时候登门造访,被拒绝后甚至还想闯进去,这心思谁不知道?

说的好听点,这是去炫耀,说的难听点,这叫小人得志便猖狂。

太子妃斜瞥了眼齐王妃,她和秦王妃都在心里想……要知道南阳公主也出身弘农杨氏,如此说来,朱氏这句训责还真没什么错处呢!

这时候,南安郡侯夫人叹道:“久闻东山李善,曾为友举义,今日方知,乃是家学渊源。”

这句话很好理解,南阳公主在东山寺出家,朱氏必然是知情人,之前阻拦齐王妃入内,之后被齐王妃翻来覆去的辱骂却不肯发一言,无非就是不想南阳公主亲自出面落个难堪。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