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历史军事>穿越初唐从上吊开始> 第四百九十八章 路遇(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八章 路遇(下)

十三颗脑袋,其中两人是定襄元氏子弟,其余十一人是元氏门客。

血淋淋的脑袋悬挂在城门上,李善盯着看了几眼,回头道:“传诸代州、忻州各县,为后来者所谏。”

张公瑾没吭声,薛万彻主动应是……在他看来,这次秦王一脉是吃了大亏,而且这种夺田掳人的破事也不少见,但被掀到明面上,那是大损名望的。

“此事关乎重大,需遣人各地查探。”李善面无表情的交代:“以薛兄为首主查。”

薛万彻更是喜不自禁,这种事落在自己手中,不管是打压还是拉拢,都有不少的好处。

李善侧头看了眼张公瑾,“弘慎兄不是建言行军屯吗?”

“若无田地,如何行军屯事?”

“各地豪族侵吞田地,掳掠人口,此事便由弘慎兄主持,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听到行军屯,薛万彻立即明白过来,张公瑾是看中了苑君璋麾下那些士卒了……代州上下都清楚,李善是肯定要将马邑牢牢握在手中的,之前一直让刘世让守在马邑,不久前又将薛忠也打发了去。

但听到后面,薛万彻忍不住扑哧笑出声了,简而言之,他吃肉,而张公瑾被逼着去啃骨头……而且还是一根硬邦邦的骨头。

清查田亩、隐匿人口,向来是最讨人嫌的差事……捞不到什么好处,而且还得得罪人。

看了眼一直不吭声的忻州总管房仁裕,李善脸上挤出一丝笑意,“忻州还要拜托彦和公。”

房仁裕脸上也是挤出一丝笑意,“分内职责,分内职责……”

“太原王氏那边,在下去说合。”李善前世并不知道房仁裕这个名字,甚至都不知道清河房氏的显赫,只知道一代名相房玄龄和绿帽王房遗爱。

但这一世,李善已经足够了解清河房氏如何显赫,山东士族中无法和五姓七家相比,但在其下,却很有声望。

房玄龄的父亲房彦谦、房仁裕的父亲房子旷都名望一时之重。

如今,不论房玄龄,房家光是刺史级别的就有两个,而且还与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范阳卢氏、陇西李氏、太原王氏联姻,嗯,崔信的长媳就出身清河房氏。顶点小说

而这位房仁裕母亲出自陇西李氏,妻子出自太原王氏,长子取得是博陵崔氏女……历史上他的孙女还是章怀太子李贤的太子妃。

李善和房遗直交好,而元祐出任司田参军一事背后还有自己的影子,所以这个锅也只能自己来背了……还好太原祁县王氏中,自己和王仁表是至交,再不济还能请出东宫的太子中允王珪。

一旁的张公瑾犹豫了下,低声提醒道:“定襄元氏虽然并不显赫,但除了太原王氏之外,还与河东薛氏联姻。”

李善脸颊抽搐了下,后世都说什么东宫太子李建成依仗山东士族,而而秦王府反其道而行之,双方因此发生了剧烈的冲突。

其实这完全是扯淡,实际上不管是哪一边,充斥的基本都是世家子弟,这种盘根错节的势力是后世难以想象的。

整個天策府,不论文武,只要是出挑的,有官职在身的,大都是世家子弟,李世民最依仗的那些心腹,清河房氏、京兆杜氏、洛阳长孙氏、河东薛氏。

几个名望不算高的门阀子弟,也都是父祖辈就身居高位,个个都是官宦子弟,比如高士廉、宇文士及、唐俭、苏勖……要么在北齐,要么在北周,要么在前隋,都是宰辅之流。

真正出身寒门的太少太少……这个寒门不是指平头老百姓,而是指程咬金、李世绩、尉迟敬德这种要么出身豪富,要么家道中落的。

看着近百骑兵向南疾驰而去,房仁裕干笑两声,点评道:“怀仁……倒是有前汉名臣之像。”

张公瑾和薛万彻对视了眼,都没吭声……这个评价很值得玩味,前汉名臣,往往以手段酷烈扬名,毁郡中豪族,便饭家常,不过大都难以寿终正寝。

消息随着十三颗血淋淋的脑袋迅速传遍了忻州、代州,甚至都传到了太原府,各地豪强噤声,门阀顿足,张公瑾软硬皆施,总算暂时遏制住了土地兼并之风。

其实在河东北部,有大量无主的田地,因为之前战乱频频而遭到废弃,土地兼并并不严重。

但随着战局稳定,世家门阀的手开始向外伸展,即使有那么多无主的田地,但也是有好有坏,而且因为这些年因战事导致人口流失,从而使土地兼并和掳民为奴,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自古无三百年王朝,李善也不会傻到在这个时代搞什么工业化,但如果那么多无主田地被夺,自己费力迁居来的民众被掳去为农奴,自己这大半年所作所为还有什么实际意义呢?

消息传到太原府,只在路旁见了李善一面的李道宗啧啧笑道:“表兄觉得如何?”

身边的中年人捋须叹道:“刚正而行,心志坚毅,手段看似酷烈,实则留有余地,尚未加冠……此等手腕,天授乎?”

这位中年人是陈国公窦抗的次子窦静,从武德三年起就担任并州总管府长史,先后辅佐李元吉、李神符,如今轮到了李道宗。

李道宗点点头,“斩十三人,但却留下了元祐,并许元氏择人再任司田参军……怀仁欲有所为。”

“什么?”

“怀仁意欲行军屯。”

“不错!”窦静猛地站起身,“去年某就上书朝中,只可惜宰辅群议而否,若是李怀仁能劝动陛下……”

李道宗笑嘻嘻的说:“道玄曾经提过,光大兄与怀仁交好。”

所为的光大指的是窦静的胞弟,如今的太常卿窦诞。

窦静缓缓坐下,在心里盘算良久,突然说:“再上书陛下,请太原府行屯田。”

李道宗微微点头,心想这不仅帮了李善一把,也帮了窦静一把,更何况屯田对自己也有莫大的好处,一举三得。

已经快抵达长安的李善还不知道,有个不要脸的正准备借自己这股东风呢。

三月,初春。

看最新章节内容下载爱阅小说app,最新章节内容已在爱阅小说app,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南凰洲东部,一隅。

阴霾的天空,一片灰黑,透着沉重的压抑,仿佛有人将墨水泼洒在了宣纸上,墨浸了苍穹,晕染出云层。

云层叠嶂,彼此交融,弥散出一道道绯红色的闪电,伴随着隆隆的雷声。

好似神灵低吼,在人间回荡。

请下载爱阅小说app,无广告免费阅读最新章节内容。血色的雨水,带着悲凉,落下凡尘。

大地朦胧,有一座废墟的城池,在昏红的血雨里沉默,毫无生气。

城内断壁残垣,万物枯败,随处可见坍塌的屋舍,以及一具具青黑色的尸体、碎肉,仿佛破碎的秋叶,无声凋零。

往日熙熙攘攘的街头,如今一片萧瑟。

曾经人来人往的沙土路,此刻再无喧闹。

只剩下与碎肉、尘土、纸张混在一起的血泥,分不出彼此,触目惊心。

不远,一辆残缺的马车,深陷在泥泞中,满是哀落,唯有车辕上一个被遗弃的兔子玩偶,挂在上面,随风飘摇。

白色的绒毛早已浸成了湿红,充满了阴森诡异。

浑浊的双瞳,似乎残留一些怨念,孤零零的望着前方斑驳的石块。

那里,趴着一道身影。

这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少年,衣着残破,满是污垢,腰部绑着一个破损的皮袋。

少年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刺骨的寒从四方透过他破旧的外衣,袭遍全身,渐渐带走他的体温。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