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米悠小说>同人小说>太上道门> 第641章 上了贼船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41章 上了贼船

蒋念安刚一说出自己提议,就立马等到了大家伙的认同,于是在她的安排下,众人也分配好了各自的房间,这才回到屋里休息。

经过一晚上的奔波,众人也都累的有些筋疲力尽了,因此大家回到屋里后很快就沉沉的睡了过去。而王烟墨此时却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他撇过头透过窗户看着天空上已经隐隐就要落下的月亮,内心的情绪也是十分的复杂,有害怕也有无奈,还有那么一丝丝对真相的期待。但很快他也感受到了困意,最终在各种情绪的交相辉映下,他也慢慢的闭上了双眼,进入了梦乡。

然而,同样睡不着的还有刚刚体验了一把失而复得是什么感觉的李翔,这时的她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始终没有入睡的意思。可来回地翻身也使得睡在她旁边蒋念安从睡梦中醒了过来,没了睡意。

但蒋念安并没有因为这点小事而恼火,毕竟她跟李翔是从小一起玩到大的姐妹,凭她对李翔了解,她知道李翔现在的心里一定非常难受,因此她并没有指责的意思,而是伸手轻拍李翔的后背,轻声细语的安慰道:“好啦翔姐,你就不要担心了,之前师兄他为了让你还阳,只身一人大闹地府都能从中全身而退。这次我们还有这么多人陪着他,而且还有老天师为我们坐镇,这样一来就算是有意外,我相信他老人家也是可以力挽狂澜的。”m.

然而,话虽如此,可蒋念安并不知道上次王烟墨进入地府抢夺李翔的生魂的时候,若不是老道及时赶到救场,可能王烟墨早就身死道消了。

但好在聊胜于无,有了蒋念安的不断安慰,李翔也总算是安心了不少,最终两人都在担忧中睡了过去。

之后便一夜无话。转眼就来到了第二天一早,由于昨晚折腾的实在是太晚了,大家虽说都睡了一觉,但或多或少的还是有些无精打采的,更有甚者顶着熊猫眼一样的黑眼圈就睡眼朦胧的走了出来。

而等到王烟墨睡醒从屋里走出来时,餐桌上已经放满了买来的早餐,一群人正围坐在餐桌前,一边吃饭,一边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着接下来的事宜。这时,众人见王烟墨从屋子里走了出来,就出声挥手连忙招呼着他落座吃饭。

王烟墨见状,便走到了李翔的身边,抽出一张椅子坐了下来,而李翔则是赶忙为其扯了一根油条,然后又盛了一碗豆浆,这才满含笑意的放到了王烟墨身前的桌子上。

这时,还不等王烟墨表示感谢,孙若曦见人已经到齐了,就直接开门见山的说道:“烟墨,啊不,水生。刚刚我们几个人合计了一下具体的细节。毕竟咱们这次是要进入地府求取孟婆汤,不是去菜市场买菜。而且说是求取,但我感觉大概率下还得是抢,因为孟婆是不会这么轻易就将孟婆汤交给咱们的,所以说到时候动手肯定是在所难免的。”

听到这里,在场的所有人都停止了咀嚼的动作,全都十分赞同的点头,以示回应。就只剩下了刚将半根油条塞进嘴里的王烟墨,在那里一脸懵逼的看着众人。

因为刚刚孙若曦所说的话对于失忆之前的王烟墨来说,是再正常不过了。毕竟闯地府这种事儿,王烟墨之前也不是没干过,可以说是轻车熟路了。然而孙若曦却忽略了,此时的王烟墨已经失忆了,之前的他,之所以能够对付秀英所化身的厉鬼,还是得益于脑海中零星的碎片记忆。可现在孙若曦所说的已经完全超出了他现有的认知范围。

虽然说地府,孟婆这些并不难理解,但此时的王烟墨对地府的实力可以说是一无所知,更加不知道自己这一去乃是九死一生。

这时,蒋念安看着王烟墨一脸呆滞的模样,也大概猜到了其中的原因什么,于是,就见她快速的接过话茬,继续接着说,说带

着科普道:“师兄,事情是这样的,世间万物相生相克,有阴就会有阳,有生就会有死,有光明的地方,就会有黑暗。这地府也不例外,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地方乃是活人的世界,所以叫做阳间,而地府则是对应着人死后亡魂去往的地方,所以叫做阴间。不过阴间与我们阳间不同的是,阴间是由实力深不可测的十殿阎罗掌控,其麾下还有实力不容小觑的十大阴帅,这其中就包括了黑白无常,牛头马面和孟婆等人,还有就是数不尽的阴差,虽然这阴间和阳间看似只有一字之差,实则失之毫厘,差以千里。仅差这一字之差,便是两个世界。然而我们阳间有阳间的法律,那么阴间自然也有阴间的规矩。而我们接下来要做的就是以生人之躯进入阴间,要知道这种行为本就已经触犯了阴间的律法,更别提我们还要抢夺孟婆手中的孟婆汤了,这可是罪上加罪呀,届时别说孟婆不同意了,一旦我们碰上了十大阴帅,那我们能够全身而退都得是烧高香了。”

听完蒋念安科普式的介绍,王烟墨对地府的实力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因此,就见他面露担忧的说道:“我此行凶险万分,还是不要连累大家了,我独自一人面对即可。”

然而,话音刚落,就被众人齐刷刷的摇头拒绝了,这时,大大咧咧的王琰琛率先开口说道:“老弟,你这话说的,我们以后”

接下来的内容,明天更改。

清微道法枢纽

法序

雷法其来尚矣。未有如是至简至易至验者也。我祖师紫虚元君,敷弘道妙,发露玄微;陈乾坤造化之源,开雷霆机缄之妙;包罗万汇,总统众灵;泄八卦之幽微,显五行之妙用;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夫天地以至虚中生神,至静中生气。人能虚其心则神见,静其念则气融。如阳燧取火,方诸召水,磁石吸铁,琥珀拾芥。以气相召,以类相辅,有如声之应响,影之随形,岂力为之哉。不疾而速,不行而至,不机而中,不神而灵者,诚也。凡气之在彼,感之在我;应之在彼,行之在我。是以雷霆由我作,神明由我召。感名之机,在此不在彼。人皆神其神,惟圣人则不神所以神,故偈云:莫问灵不灵,莫问验不验,信笔扫将去,莫起一切念。

道者,灵通之至真;法者,变化之玄微。道因法以济人,人因法以会道,则变化无穷矣。当知法本真空,性源澄湛;了一心而通万法,则万法无不具于一心;返万法而照一心,则一心无不定于万法。如是,当知道乃法之体,法乃道之用。雷霆者,彰天之威,发道之用者也。明其体用,而究其动静,静也得太极之体;动也得太极之用。寂然不动,卽道之体,感而遂通,卽法之用。如有按图索骏者,孰若不心其心,不迹其迹,无思无为,泰宇既定,真光自发。是故,天不言而善应。生生化化之机运于自然中,实常形体谓之天,主宰谓之帝,功用谓之鬼神。雷霆者,乃天之功用也。且夫人身与天地合其体,太极合其变。天地五雷,人本均有。是性无不备矣。

道法枢纽

师曰:有道中之道,有道中之法,有法中之法。道中之道者,一念不生,万物俱寂。道中之法者,静则交媾龙虎,动则叱咤雷霆。法中之法者,步罡、掐诀、念咒、书符,外此则皆术数。顶点小说

师曰:大道无言,可以神会;妙法无传,可以心受。善行持者,行道不行法;善求师者,师心不师人。又曰:先天而生,生而无形;后天而感,感而有情。寂而感,感而寂。非至人,孰能与于此哉。

或问:法有先天、后天之说者,何耶?师曰:若说先天一也无。道亦强名之耳,何有于法?况一念纔动,便属后天,符图咒诀,抑又末耳。

师曰:法无存想,存

想非真法;无造作,造作为妖法;无叱喝,叱喝为狂法;无祝赞,祝赞为巫。妙合乎阴阳,动静、方圆是也。道贯乎三才,天地人物是也。水、火、木、金、土,应之五行;东、南、中、西、北,运之以五方。天、地、水、火、风、雷、山、泽,配之以八卦。彼泥于术数者,凡书符时,以某事作用某窍,如是而按造化,如是而应生克,如此起笔,如此冲发,鬼神之机我得之矣。然不知太极未判之先,孰为阴阳?孰为三才?孰为五行?孰为五方?孰为八卦?故有道之士,撒手行持,不拘符篆。

师曰:古云: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今之行持者,不明道法之根源,妄于纸上作用,以为符窍。殊不知此窍非凡窍,乾坤共合成。名为神气穴,内有坎离精。当于身中而求,不可求于他也。能知此窍,卽可与言道矣,岂徒法哉。

太上心法序要云:收为胎息用为窍,道法之中真要妙。漏泄此语,子其味之。

师曰:符者,天地之真信,人皆假之以朱墨纸笔。吾独谓:一点灵光,通天彻地,精神所寓,何者非符?可虚空,可水火,可瓦砾,可草木,可饮食,可有可无,可通可变。夫是谓之道法。

师曰:符者,阴阳契合也。唯天下至诚者能用之。诚苟不至,自然不灵矣。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精精相附,神神相依。所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

师曰:素问云:虚无恬淡,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生?人之有病,或寒或热,或轻或重,皆失调摄,嗜欲不节,故六气之邪得以乘之。治病以符。符,朱墨耳,岂能自灵?其所以灵者,我之真气也。故曰:符无正形,以气而灵。知此说者,物物可以寓气,泥丸莎草,亦可济人矣。

师曰:道贯三才为一气耳,天以气而运行,地以气而发生,阴阳以气而惨舒,风雷以气而动荡,人身以气而呼吸,道法以气而感通。善行持者,知神由气,气由神,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一气冲和,归根复命,行住坐卧,绵绵若存。所以养其浩然者,施之于法,则以我之真气,合天地之造化。故嘘为云雨,嘻为雷霆;用将则元神自灵,制邪则鬼神自伏。通天彻地,出幽入明,千变万化,何者非我。倘中无所主,气散神昏,行持之际,徒以符咒为灵,侥幸于万一,吾见其不得也矣。

或问:变神之道如何?师曰:元始祖劫,一气分真。我卽元始,元始卽我。此卽谓之变神。

师曰:法有出于同门,其符同,其诀同,用之辄不验者,诚不至也。诚不至,则自信不及;自信不及,则疑贰之心生;疑贰之心生,则中无所主矣。中旣无主,何以感通?故曰:法法皆心法,心通法亦通。

师曰:世有闭目存想某神自某方来,有按摩搐缩运内气与外气合者。噫!皆妄矣。若得神灵将、将灵神之说,则平居暇日,养神以静,而神自灵。冲气以和,而气自真。用之行持,自然神合乎神,气合乎气,一举目,一动念,则将吏洋洋在左右矣。

师曰:黄帝云:宇宙在乎手,万化小乎心。知此道者,我大天地,天地小我。庄子云:尸居而龙见,渊默而雷声。知此道者,可与言动静之机。

师曰:雷神往来,倏如飞电。世俗纷拏,难以久淹。召至疾遣,毋事虚文。

师曰:附体、开光、降将、折指、照水、封臂、摄亡坠旛,其鬼不神,其事不应,皆术数也,非道法也。知此者,可明神道设教耳,知道者不为是也。

或问:制邪之道如何?师曰:但修己以正,立可制矣。子不闻花月之妖不敢见狄梁公乎?正人君子,鬼神犹且知惧,况有道之士哉。

.....
版权声明:为避免版权纠纷本站仅摘取第三方网站提供部分小说片段欣赏,如需阅读全部章节请支持正版小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